![]() |
||||
|
紅塵心事快樂是甚麼?夏林: 每一次上網,我都會拜訪你的小站。我讀了所有的故事與回信。在你的回信裡,我發現了許多東西,同時,我也覺得在生活中很不容易找到快樂。你同意嗎?我之所以如此感覺,也是因為我的生活裡有許多憂傷。我找不到出路,心裡感到困惑無助。 Erin.Malaysia 親愛的Erin: 妳的信提醒我「紅塵心事」裡的文章總是處理人生的灰暗面,讀了難免會讓人有快樂難尋的感覺。真實的人生是不是如此呢? 快樂是甚麼?它到底在哪裡?有的人以為,一個人有了錢財、權勢、愛情或婚姻就會快樂,於是花費許多精力與時間,向外去尋求快樂,結果往往卻變得更不快樂。錢財、權勢、愛情或婚姻的確能給人帶來快樂,卻也能造成我們莫大的痛苦,端看我們如何去調適自己的心態,面對它們所拖帶出來的問題。 當我們心情滿足寧靜時,與朋友聊天,喝一杯咖啡,讀一本好書,上山賞春花秋月,都會讓我們快樂。正如無門和尚這首可愛的小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沒有心事的時候,「日日是好日」,快樂就在我們心裡。 從醫學的觀點來看,快樂跟難過、恐懼、寂寞、悲傷等情緒一樣,都是因為腦子裡掌管情緒的腦幹神經核(又稱杏仁核)接受到外界訊息而產生的一種精神狀態。腦神經專家告訴我們,腦幹神經核所釋放出的神經傳導素——血清素(serotonin),會幫助人覺得鎮靜快樂,若是血清素不夠,人就容易產生鬱悶不樂的情緒。 根據研究結果,精神壓力會使血清素減少,進而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和行為。醫學研究也證明有一些藥物、食物與運動,能幫助腦子產生血清素,使憂鬱的人感到比較輕鬆快樂。如果一個人經常覺得人生任何事情都沒有意義,提不起精神來過日子,可能應該考慮去跟心理醫生談一談。 快樂不是一個外在實體,它是存在於我們內心的一種主觀的感覺。快樂與否,跟我們理解與思考事物的方式有關。一個樂觀的人,時時滿懷自信和希望,凡事總是會從正面去思考與接受,就會常常覺得快樂。 當我們處逆境時,如果能夠客觀從容地分析事理,心平氣靜的接受現實,從挫敗中吸取經驗與智慧,並進一步努力去扭轉劣勢,而不只是耽溺在消沉氣餒的情緒裡,自然容易得到事上磨鍊的成長與生活的快樂。 這種幫助我們由內心產生快樂的正面思考方式,是可以從學習得來的。安德魯馬修斯 Andrew Matthews 寫的一本小書Being Happy(中文版翻譯為《我變快樂了》)就是教人如何快樂的過日子。也許妳會有興趣讀一讀? 祝福妳「日日是好日」。 夏林
|
|||
2002/4/9 |
||||
© 1999-2009 cath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