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生活扉頁達觀見生趣外子和我出門旅行之前,總不會忘記預先簽寫好一份簡單的遺囑。說實在的,我們倆既無恆產,銀行存款也不多,又沒有孩子,應該是沒有甚麼好放心不下的。可是為了避免萬一我們同時發生不測家人不知如何替我們處理財物的麻煩,我們還是很負責的在遺囑上清楚交待銀行帳戶、保險箱號碼,以及如何分配我們那些紀念意義多過經濟價值的遺物。每次去旅行,我們都玩得很盡興,也很放心,特別是當飛機上遇到亂流時,我們手牽著手祈求平安的同時也感覺到若是真的蒙主寵召,我們也已安排妥當、了無遺憾。 人人都知道生死無常,但是卻不願意面對自己會死的可能性。好像只要是一談到死亡,就會提醒死神來捉拿自己;而預立遺囑更是被一般人視為不吉利、甚至對活人不敬的想法。事實上,預立遺囑與長生不老根本是兩碼子事。在我看來,預立遺囑不但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行為,也是體貼別人和珍惜生命恩賜的表現。你一定聽說過不少親人為了爭奪遺產不惜對簿公堂、反目成仇的故事。有一位朋友很感傷地告訴我:為了對他母親過世後留下的幾萬塊錢美金的分配有意見,他的姊姊、姊夫不再與其他手足來往了。他們的母親在天上有靈,該有多麼傷心哪。 多年前,外子的外婆因中風辭世,她的三子一女完全尊重母親的遺願,把她唯一的不動產——牧場——留給為了幫家裡養牛而沒念大學至今仍在經營這個牧場的二兒子,把她留下來的衣服給了我婆婆,把她珍藏在案頭多年的一張外子兩歲時在海灘玩沙的老照片,以及一件她手織的白色毛線披肩留給了我。想念她時,我會拿出那依然收藏在原來的盒子裡的白披肩,回憶過往這段短暫又難得的異國祖孫情緣。她的子女也因為父母都已不在人世而彼此更加親愛。 也許是我凡事都要求周詳計畫的個性使然,雖然我才年屆不惑,又無宿疾纏身,可是我不單是預立遺囑,連自己的葬禮和墓碑上的中文都已跟外子談好,他總是笑我若是再不完成博士論文,將來墓碑上就只能刻著A.B.D.(All But Dissertation)了。其實避免談論死亡並不會讓死神怯步,相反的,一如我們會計畫求學、就業、擇偶、結婚、置產等其他人生大事,唯有以達觀理性的態度來看待及預備死亡,才是真正尊重自己的生命,珍愛我們的親人。對我來說,如果死亡來臨卻來不及預備,來不及與親人告別,才是人生中最大的憾事。 夏林 |
|||
2001/10/5 |
||||
© 1999-2009 cath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