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心事

請相信我和你一樣堅貞

夏林:

去年夏天,在香港,我認識了一個女孩,像童話故事般,我們很快地墜入情網。之後,我離開她來倫敦唸大學。我們彼此十分相愛,也互相許下永不變心的諾言。我會堅守我的承諾,可是我擔心自己不能常在她身邊,年輕的她,將來見多識廣之後,也許會改變。為此,我擔憂不已。我該怎麼辦?

倫敦.Worried 

親愛的Worried:

看了你的來信,使我想起唐君毅先生所寫的《愛情之福音》(台灣正中書局出版)裡的一位青年,以及他和先知德拉斯的談論信心的一番對話:

先知論完了堅貞,又引起另一青年的疑問:「先知,我自己是曾與一人定情的人,我自信很能守堅貞的道德,但我不知對方是否能守。她和我又不在一處,這是使我常常不安,我希望領教。」

德拉斯道:「孩子,你自己能守堅貞之道德,你也當相信你的對方能守。因為你當以己之心推你對方之心,你不是覺得你與對方是一體嗎?」

青年道:「我是我,我只能擔保我自己,我不能絕對擔保他人與我一樣,對方雖然與我一體,然而對方終是他人。」

老人道:「孩子,你錯了。誠然他人是他人,你不能絕對的擔保他人與你一樣,但是你必須相信他人與你一樣。因為你能有的美德,便是人類所共能有的美德。你真希望人有此美德,你便自然透過此希望去看人,把人看作有此美德者。你說他人是他人,你不能絕對擔保,你又如何能絕對擔保你未來的自己?未來的自己對你現在的自己不是一他人嗎?你之所以能相信你未來的自己,只因為你能推你現在的心,到現在的自我以外,以透視你未來的自己。你何以不能推你現在的自我以外,以透視他人呢?你只信你未來的自己能有如是之美德,不信他人亦能有。你只覺你是配有如此之美德者,你明明是以他人為不配,你太輕視他人了。」

先知說到這裡,那青年似乎帶著憂愁又說道:「我不是不願意相信他人,不過當我一往的相信他人時,我傾我整個的心,繫在他人身上,如果他人一朝負我,我的心將被拋擲,便將落陷於無盡的空虛,所以我不敢相信。但是我雖不敢相信對方,我對她總是謹守我的約言,這只是我自己盡我的義務,我別無所求。」

先知道:「孩子,你仍然錯了,你只盡自己的義務別無所求是對的,因為實踐義務者本是別無所求的。但是你能別無所求的盡你的義務,你何以不推你的心,而相信別人亦能別無所求的盡他對你的義務呢?你要知道真正愛情中的彼此相信,你之傾你的心,繫託於他人,並不是真把你的心從內取出,而送之於外,這只是你自然的擴充你自己對你自己之相信,而及之於別人,如同你之擴充你之愛自己的心,而及之於他人。

「人與人之心永遠是會感通的。你把人當作怎樣,人便不知不覺間也把他自己當作怎樣,這自然的感應,真是微妙難言。你之擔心,表示你之懷疑,他感觸了,他便也會懷疑他自己,也許真會負你。如果你相信他不會負你,他便自然更不會負你。因為如果他負了你,便不特負了你,而且負了你這番真誠的相信,這就使他更不忍負你了。所以你真能冒險去相信,你有一分信心,你將增多一分你愛情之保障,你的信心會不斷創造使你更相信之事實,猶如你的懷疑。所以,孩子,我告訴你,如果你真是對你的對方有絕對的信心,你們的關係便有絕對的保障。你為什麼不拿出膽量來相信你的對方呢?

「孩子,我要告訴你,男女間最高的道德即在互信。互信才把你們真正結合為一體,互信是絕對的心之連環的象徵。互信是通於兩方人格之過去、現在與未來者,你信對方,對方信你,你復信對方之信你,對方復信你之信他,這樣你們的愛情便在一互相反映的絕對信心中,而得到絕對保障了。可是這互信,只能由你先有勇氣去信對方,然後才能建立起來。孩子,你希望有此愛情之絕對保障嗎?這唯一的道路,便是你先去相信你的對方!」

希望你化擔憂為信任,繼續不斷地去創造你們之間的感情。也祝福你們有美好的未來。

夏林 


有心事嗎?寫封信給夏林



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