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學人生畢淑敏.給人生加個意義.讀者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學。從我的演講一開始就不斷地有紙條遞上來。紙條上提得最多的問題是——「人生有什麼意義?請你務必說真話,因為我們已聽過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話了。」 我念完這個紙條以後,台下響起了掌聲。我說你們今天提出這個問題很好,我會講真話。 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對著浩瀚的蒼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個茹毛飲血的原始人,反覆地思索過這個問題。 我相信,一個人在他年輕的時候,是會無數次地叩問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樣的意義? 我想了無數個晚上和白天,終於得到了一個答案。今天,在這裡,我將非常負責地對大家說,我思索的結果是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這句話說完,全場出現了短暫的寂靜,如同曠野。但是,緊接著就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 我說,大家先不要忙著給我鼓掌,我的話還沒有說完。我說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這不錯,但是——我們每一個人要為自己確立一個意義! 是的,關於人生意義的討論,充斥在我們的周圍。很多說法,由於熟悉和重覆,已讓我們從熟視無睹滑到了厭煩。可是,這不是問題的真諦。真諦是,別人強加給你的意義,無論它多麼正確,如果它不曾進入你的心理結構,它就永遠是身外之物。 比如我們從小就被家長灌輸過人生意義的答案。在此後漫長的歲月裡,諄諄告誡的老師和各種類型的教育,也都不斷地向我們批發人生意義的補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這種外在的框架,當成了自己內在的標桿,並為之定了奮鬥終身的決心? 那一天結束講演之後,我聽到有同學說,他覺得最大的收穫是聽到一個活生生的中年人親口說,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你要為之確立一個意義。 其實,不單是中國的年輕人在目標這個問題上飄忽不定,就是在美國的著名學府哈佛大學,有很多人在青年時代也大都未確立自己的目標。 我看到一則材料,說某年哈佛的畢業生臨出校門的時候,校方對他們做了一個有關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是27%的人完全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近期目標,只有3%的人有著清晰長遠的目標。 25年過去了,那3%的人不懈地朝著一個目標堅韌努力,成了社會的精英,而其餘的人,成就要相差很多。 |
|||
2005/9/18 |
||||
© 1999-2009 cath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